首页 > 开发区 >

福州开发区建区30周年:打造宜居宜业魅力新城

来源:
福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15-01-22 15:40
阅读:

  马尾,开启中国近代史的船政文化发源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肩负当代发展兴国重任的首批14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发扬“滴水穿石、敢为人先”精神,秉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作风,历经30年的砥砺奋进,如今,开发区已成为全国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高科技园区和两岸直航口岸等特殊功能于一体的外向型开发区,并荣膺国家级生态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

  潮涌闽江口,荒泽起新城,三十载奋进,风云今再起。

  1985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马尾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建设者们宵衣旰食、敢惮艰难,启动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吹沙造地工程,也正式吹响开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号角。

  时代造就了马尾,马尾也开创了时代。

  产业集聚 筋骨强健

  2014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8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增长12.5%;财政收入88.14亿元,增长1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44亿元,增长19.7%;实际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增长42.9%;出口总额31.6亿美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亿元,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97亿元,增长49.4%;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5407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8295元,增长11.5%。gdp、财政收入、固投、社零等多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总部经济和上市公司集聚,区内有28家跨国公司、30家企业总部,培育出1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境内8家,占福州市境内上市28家的29%),形成资本市场“马尾板块”。全国首个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成立运行,港口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快速发展,全区经济增长转向依靠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发展。

  改革创新 引领风向

  勇于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全省率先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率先实现新农合农民免费参保、高标准城乡低保一体化等,搭建投资、科技、金融等15个公共服务平台,推进8大类20小项重点领域改革措施,先行先试“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开展公立医院“托管制”改革试点,实行项目“一审一核”、“联审联办”等机制,出台中小企业出口“信保”政策,加快政府机构和国企改革……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行业标准制定,区内企业参与319项国际、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28家重点企业实现企业研发与标准化同步,18家企业加入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2家企业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新大陆在全球率先发布新一代二维码芯片,飞毛腿通过首个便携式移动电源标准审定,上润研发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硅压力传感器……

  对台先行 “船政”远扬

  与台湾一水之隔,在对台交流中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台商投资区、海上直航试点口岸、“两马”经济文化交流、台胞落地办证签注点、台轮停泊点、对台小额贸易……“两马”文化品牌影响日益扩大,“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个涉及两岸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个由海峡两岸共同打造的马尾马祖旅游服务中心揭牌并正式投入运行。

  百年船政重焕生机,“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列入福建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左沈二公祠、船政衙门、前后学堂成功复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扩建开放,船政文化主题展走出国门,两岸公祭船政先贤英烈顺利举办,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登上央视频道,试点推广船政文化校本教材,闽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稳步推进……

  生态和谐 绿色宜居

  森林覆盖率49.1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4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固废处理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闽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发展不牺牲环境,发展普惠民生,绿色gdp、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环保开发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医疗、交通、文体等公共事业建设如火如荼。

  荣膺国家生态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琅岐开放开发和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全面提速,“美丽乡村”点亮马江沿岸,东江滨公园、城市中心广场、天马山休闲公园、亭江滨江公园等串起新景观带,区图书馆新馆、综合体育馆、城市综合体、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档案馆等新场馆丰富了市民生活,琅岐闽江大桥、马尾大桥、青洲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及公交新线等新交通方便群众出行,接连动建数十个学校项目、合作建设新型医院等,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蓄势待发 前景无限

  主动融入福州新区建设,马尾新城建设不断提速,以产业支撑新城建设,推进“优二进三、产城融合”,迎来二次腾飞。强化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总部经济、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开发区正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宜居宜业、开放现代”的马尾新城转变。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未来福州新区核心区的开发区,再次勇挑重任成为福州自贸区的主阵地,将引领投资、贸易、通关、海运、金融等关键领域的改革试点。而随着省、市加快“海洋经济”、“海上福州”和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开发区发展临港经济、特色旅游、两岸交流等也迎来更好的机遇,将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实现新跨越。

  福州开发区,一座海西宜居宜业新城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体制改革创新实验区,正向世人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