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工作发展,高水平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月10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工作大会在高新区召开。高新区工委书记荣建勋讲话。工委副书记、巡视员张世军主持。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天津市科委副主任贾堤出席。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志政宣读科技型中小企业表彰决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聂伟迅总结了高新区201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部署了2015年的重点任务。天津市中小企业局、滨海新区科委及河北工业大学有关领导出席。中科遥感、赞普科技、恒达文博、海泰环保等高新区小巨人成长企业代表约150人参加。
荣建勋在讲话中指出,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高新区长久以来的工作重心,是高新区的历史使命。2015年,高新区要创新商业模式和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发挥优秀“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企业和对接落地“6+4”政策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适宜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荣建勋就如何扎实做好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认清形势,着力践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创新模式,尽快出台原创性支持政策,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三是汇聚资源,积极打造服务全市的五大创新平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常态;四是优化组织,切实加强保障措施,完善适宜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条。
2014年,天津高新区新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2108家,总数达到10813家,排名全市第一,科技小巨人企业506家,杀手锏产品占比10.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4家,占全市36%;企业有效专利超过14000件;技术市场合同项目数达到1674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3.9亿元,同比增长47%。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高新区前列,科技工作进入重要跃升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尖端科技资源聚集、高端培育环境营造、科技金融、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五方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2015年,高新区将以“完善提升孵化体系”和“创新指标实现赶超”为突破口,挖掘和释放蕴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经济潜能,着力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是创新支持模式,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量”与“质”的双突破。二是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营造适宜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形成“预孵化—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培育体系。三是聚焦打造“产业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会上,对20家优秀小巨人成长计划企业和12家“杀手锏”产品企业代表进行了表彰;宣布了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试点政策首批30家对接企业名单;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赞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科技型中小企业介绍了创新发展经验。
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中,高新区着力优化创业环境,全面升级创新孵化体系,推出了具有高新区特色和品牌的众创空间——iV创新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环境。会上,高新区“iV创新空间”正式发布。
作为“iV创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高新区将与南开大学合作共建“THT—iV南开大学创新空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聂伟迅与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签署了《THT—iV南开大学创新空间合作共建协议书》。按照协议,双方将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平台构建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按照现代孵化理念,将大学的科技成果、创业人才、实验中心和科研氛围等综合智力资源与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打造从预孵化—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营造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基金体系集成创新、良性互动的试验田。
会后举行了创新培训,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做了“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的主题报告。这也是高新区委托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方法系列培训的第一场,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创新方面的其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