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如今它又肩负着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的关键任务。要完成上述任务,在全球范围内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是重要前提。就此,今年3月,国家级开发区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在天津开发区上线,将被打造成为在国家级开发区之间推广应用绿色发展新要素、推动绿色发展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绿色发展成为焦点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去年的印发,有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话题,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光的聚焦点。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主任宋雨燕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务部外资司专门推动了国家级开发区节能环保国际合作专项课题实施。中心作为承办单位,在实施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国家级开发区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的共性问题。
根据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共同编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报告(2014)》,目前,国家级开发区在园区生态化建设中已承担起引领示范作用。截至2014年底,有20家国家级开发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但在成绩的背后,是国家级开发区在专业人才缺乏、信息不对称、亟待专家支持等方面的短板,限制这些园区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最近两年,国内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法律法规,很多国家级开发区并不完全掌握,一些新技术、新理念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宋雨燕介绍。
着眼于解决上述问题,由商务部外资司指导和支持、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建设并运营管理的国家级开发区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浮出水面。
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新媒体手段,搭建园区、企业和专家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线上与线下有效衔接,为园区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智力支持与服务,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节能环保国际合作。” 宋雨燕介绍,平台包含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园区风采、国际合作、企业咨询、专家智库、服务支持等板块。其中,企业咨询板块中网罗了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公司达到900多家,在这里能快速查找到从企业基本信息到成功案例等各方面的信息。
宋雨燕表示,平台将以政策库、园区库、企业库和专家库为基础,展示园区风采、促进交流合作,汇集园区节能环保优秀案例,国内外节能环保企业先进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打造具有园区投融资、产业对接、培训授课、交流展示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除了网站,该平台还开通了微信等新媒体。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和国内知名高校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也将通过该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