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家级开发区 >

滨海新区:打出政策“组合拳” 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来源:
kfq
发布时间:
2016-02-23 14:44
阅读:

     昨日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滨海新区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支持方向,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下一步,新区将从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压缩传统产业过剩产能。今后,新区将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等法制手段,运用质量技术、资源利用和能耗约束等市场倒逼机制,把能耗高污染严重、安全不符合标准和低效产业,空间分布、产业衔接不合理的产业,下决心压下来。

    二是培育新的动能。《指导意见》提出,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21个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12个领域,明确了重点领域支持方向。对此,新区将在财政、土地、技术培训、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精准扶持,鼓励尽快形成规模,形成新的增长点。深入开展“促惠上”活动,强化政策引导,抓好有增长潜力、市场容量大的产业,如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促进这些产业放量发展。

    三是继续抓好“万企转型”。以科技型企业和传统“三高两低”企业为重点,新区将进一步强化资金引导、企业培训、服务帮扶等措施,“抓两头带中间”,打好“万企转型”收官攻坚战,完成三年内3500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任务。对于化工、冶金、粮油、轻纺等传统产业,重点鼓励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换代加快由粗放向集约、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严格落实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国家明确的淘汰类产业,禁止投资及经营。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以兼并重组为主,做好善后安置。

    滨海新区《关于促进商务发展的十项措施》发布

    着重发力平行进口汽车与跨境电商产业

    昨日,被称作新区“商十条”的滨海新区《关于促进商务发展的十项措施》发布。“商十条”重点在鼓励发展外贸进出口、发展新型贸易业态、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向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特别是加大了对平行汽车进口、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领域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在推动平行进口汽车发展方面,此次出台的政策将在三方面给予支持:一是进一步政策创新,协调口岸、海关、检验检疫、金融机构、天津港集团等单位就平行进口汽车在通关便利、车辆检验、金融配套、港口服务等方面汇总出台具体的便利化措施,目前该措施征求意见已完成,拟于近期出台。二是由市、区、功能区共同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发展,主要在提升和规范试点企业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建设售后服务网络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将支持成立滨海新区平行进口汽车商会,集聚行业优势,规范行业自律;出台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管理办法,制定行业标准,出台退出机制;搭建天津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服务和管理平台,实现对试点企业“单一窗口”模式的便利化服务与管理,多层次多角度支持和规范平行进口汽车发展。

    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方面,作为自贸区改革的重点方向,天津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是获批全国第八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目前正在开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等工作。滨海新区作为自贸区的所在地,拥有海空两港集聚的优势,吸引了国内众多电商企业的关注。新区政府也把发展跨境电商作为推动调结构、促转型的抓手之一,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目前自贸区三个片区得到了电商企业的高度关注,阿里、京东、苏宁、网易、蜜芽宝贝等30多家知名企业已经签约落户。为推动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加速发展,我们要抓紧制定《关于滨海新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方案》,将于今年出台。《方案》主要从建设滨海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制定滨海新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推动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创新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体系、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支撑5个方面促进滨海新区跨境电商发展。

    滨海新区《关于推进科技小巨人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

    “特有政策”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

    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是全市的重点工作,也是新常态下发展的新举措。昨日,滨海新区《关于推进科技小巨人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新区在全面落实全市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意见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在领军企业培育、前沿领域产业集群打造、创新与服务平台提升等方面,制定出台新区的特有政策,全面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

    在培育标志性领军科技企业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新区将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提升发展战略规划,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融资发展能力,打造一批十亿级、百亿级的标志性领军科技企业。在打造前沿领域产业集群相关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新区将瞄准前沿领域,围绕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升级发展,加大力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为此,新区将设立前沿领域重大科技专项,每年选择1-2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同时,未来5年,将在15个细分领域,支持开展产业发展专利导航,制订产业发展地图,推动产业布局更科学,产业结构更合理,创新资源配置更有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为企业升级发展搭建共享合作平台。在提升创新与服务平台相关政策方面,“十三五”期间,新区将围绕小巨人升级发展,逐一制定重大创新平台的提升计划,支持这些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对科企业升级发展的有利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建成天津技术交易大市场、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新型孵化器,推行服务创新创业的“创通票”等。

    滨海新区《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

    十项优惠政策吸引总部企业落户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滨海新区《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按照“加大优惠力度、提供最优服务”原则,新区提出十项优惠政策,内容覆盖总部落户、运营扶持、企业上市、人才引进、高管奖励、员工落户、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多个方面。对重点总部企业,还将量身订制个性化扶持措施,让总部企业及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实施意见》提出,针对总部企业实际需求,在开办期间,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运营扶持和最高1000万元的办公用房补助;在经营期间,在经营贡献、能级提升、上市重组、研发创新等多方面高标准给予资金奖励和扶持。同时,在涉及高管奖励、家属落户等方面推出多项举措,全方位解决总部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在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的同时,新区还将更加注重提升两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利用滨海新区在区位、政策、产业、载体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职能疏解,积极承接外企500强、央企500强、民企500强及跨国公司总部、地区总部、结算中心转移,努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二是服务自贸区建设,新引进的总部企业可享受新区独特的、叠加的优势政策,如天津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政策等各类优惠政策和新区人才绿卡的各项政策服务等。

    以问责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将被问责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滨海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问责办法》)。就如何抓好落实,新区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通过做好三项工作,确保《问责办法》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

    一是要深入学习。新区要把学习《问责办法》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把《问责办法》作为当前开展的“解难题、敢担当、促发展”活动的重要学习内容和关键环节,并贯穿始终。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对贯彻执行《问责办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准确把握问责制的内涵,自觉接受监督,切实负起责任。二是要加强宣传。新区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问责办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精神,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问责办法》的认识和理解,调动他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是要严肃查处问责案件。各级问责机关要以对组织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严肃查处问责案件。对此,新区将通过群众举报投诉,督查巡视,查访核验,考察考核等多种途径查处应予问责的各种行为,真正收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继续实施大项目好项目攻坚年活动

    构筑滨海新区“大招商”格局

    今年,滨海新区把利用外资指标定为增长12%、利用内资增长15%,如何完成既定目标为大家所关注。记者昨日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是滨海新区实施大项目好项目攻坚的第二年,为此,新区将进一步强化招商机制建设,积极搭建海内外招商平台,充分利用好五大优势招商,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在强化招商机制建设方面,将建立新区、功能区、街镇三级招商联动机制,构筑滨海新区“大招商”格局。今年,新区将完善投促中心与功能区、街镇的对接机制,采取“1+3”模式,即每个招商业务局分别对接一个功能区加三个街镇,在服务好功能区招商的同时,带动街镇招商,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在搭建海内外招商平台方面,将统筹全区资源,主动出击,借助国内外着名展会、论坛等平台,开展100多场特色招商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境外,新区将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丝绸之路”高端论坛,借助德国汉诺威工业展,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在国内,将选取广州、成都等城市,结合大型展会活动,策划主题招商活动。同时,新区将在上海、深圳建立新区招商站点,延伸招商触角。在利用五大优势招商方面,将继续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红利、“双创”特区的政策优势,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发挥好辐射带动效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主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抓好央企总部招商,了解大央企情况,建立企业名录,掌握企业投资意向,有针对性开展招商活动。

    此外,新区还将全面优化招商环境。将建立“保姆+管家”的服务模式,千方百计为投资者做好服务,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引进上,组建专门的班子,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

    深入开展“解难题、敢担当、促发展”活动

    出真招实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新区有哪些真招实招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记者昨日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准确掌握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滨海新区已委托统计部门调查队对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截至目前共调查企业342家(包括大型企业48家、中型企业112家、小微企业182家)。摸清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新区在全区开展“解难题、敢担当、促发展”活动,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力度,拿出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从调查结果看,新区企业当前面临主要问题有:经营成本过大、社保与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投融资压力大,应收账款过高、资金回笼速度慢;产品价格下降、市场风险大、企业转型代价大;技术人才少、创新能力弱;项目、土地获批难度加大;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企业产成品库存积压;国际市场开拓困难,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难,政府采购限制较多等。

    为此,新区在政策支持方面,除已发布的四项政策之外,还将陆续出台支持企业上市、鼓励人才引进、促进就业创业等系列配套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用好中央、全市关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政策措施,用好双创特区、创新创业等各类政策,使企业尽快享受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在“一助两促”工作中,新区将进一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发挥好资金池、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的作用,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对于重点企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还将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暂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