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开发区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出企业类型多样、产品链接紧密、资源闭合流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共生网络。今年,开发区将建成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一座零排放生态工业园。
在开发区长城润滑油生产基地的产品展示区,一盘用精细润滑脂制作的“蛋糕”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些‘蛋糕’由可食用级别润滑脂制作,其原料是植物油脂等,十分环保。” 中国石化润滑脂研究院副院长吴宝杰说。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高铁、宇宙飞船……这些高端智能装备的“血液”就是精细润滑脂。目前,长城润滑油天津基地的年产量达到1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润滑脂生产基地。下一步,高端润滑油脂这种拳头产品将满足风力发电、智能机器人、食品加工、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且生产全过程环保无污染,为“中国制造2025”注入清洁动能。
目前,通过对产品、生产工艺乃至废弃物的“精雕细琢”,开发区逐渐摸索出一套产业共生体系,搭建起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和食品饮料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在坐落于开发区的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造价上千万美元的污水处理厂和发酵残渣资源化处理设施,最优化处理来自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使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94%。
“生产酶制剂所产生的工业发酵残渣废物,在这里变废为宝,经过高温灭菌和脱水处理等工艺,制成具有相当成效的有机肥——诺沃肥,用于城市绿化养护。”公司质量环境与安全总监王茂霞介绍,发酵残渣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矿物质和有机养分,通过技术处理,原本的废物就变成了用户手中的“绿化法宝”。
开发区低碳中心主任宋雨燕介绍:“今年我们将与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中心共建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这是产业共生体系的2.0版本,为区内所有企业提供信息发布、网上对接、科学决策等上下游产业链服务,让你家的废弃物成为我家的生产原料,逐渐探索出一种包含水、材料、能源等不断循环的工业物质代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