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开发区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开发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户数10416户,同比增长22.53%;民营企业户数8586户,同比增长16.93%;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营业收入2389.7亿元,同比增长9.7%;营业收入超5亿元民营企业户数48户,同比增长16.6%;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户数1396户,同比增长108.9%。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开发区积极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推进民营企业融资服务方面,开发区同银行签署协议,积极利用银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信用贷款为有需求的小微科技企业融资。截止到2015年8月底,已有60家小微科技企业成功获得贷款,平均贷款额度为227万元,累计融资额近1.3亿元,实现专项资金放大8.79倍,在平均贷款成本较一般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低近45%的同时,始终保持无违约。
在推进民企转型升级方面,开发区管委会于2015年1月5日正式审核通过并颁布了《天津开发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配套措施》,开发区每年从财政收入中设立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区内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年底,已有757家企业完成了转型升级工作,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
今年,开发区将把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点。针对开发区民营企业特点,鼓励企业在第二产业内主动实现产业链升级,利用“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生产工艺积累和新产品研发方面寻求突破,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各类创业创新要素聚集对接。以泰达MSD等商务楼宇为载体,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瞄准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向,着力引导民营资本在移动互联网、商务商贸、金融保险、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以及教育培训等领域抢占先机。在商业模式创新、新业态融合与探索方面做尝试,不断开拓盈利新方法。
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各类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提升产业层级和承载力,打造产业集约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盘活空置楼宇,不断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商务楼宇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客户服务等软硬件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