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滨海新区了解到,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后,以市场为主体,发挥要素市场作用,探索金融市场建设,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和示范。天津股权交易所在全国首设市场专项投资基金,开启中国场外交易市场以“交易所+基金”模式向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创新之路。“天交所的健康成长得益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特别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金融创新政策的实施。”日前,天津股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时回顾天交所八年探索创新之路,感慨万千。
日前,随着一声锣响,天津股权交易所迎来新一批10家企业挂牌,其中7家企业来自天津。至此,天交所市场累计挂牌企业数量已达746家,天津挂牌企业数量突破100家,有30家坐落在滨海新区。
“天交所立足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区位优势,努力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础层级和打造中小微企业最需要的交易所,为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股权投融资服务。”天津股权交易所执行总裁韩家清表示。
为给挂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投融资服务,天交所成立了自己的专项投资基金,创下国内首例。目前,天交所已筛选出首批符合投资标准的13家天津企业,将为企业提供100万到1000万不等的专项投资基金。这项投资基金将为企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跨越式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使优秀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目前,该基金以天津市场为试点,年内将推广至全国市场。
记者了解到,天交所设立8年来,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国内第一个股权交易市场,第一个打破区域限制面向全国提供服务,第一次推出内部分层机制,将股权挂牌,按企业成长阶段划分为主板、成长板和创业板,并设置转板通道。目前,天交所已挂牌企业实现各类融资超过300亿元,而这只是滨海新区金融改革的一个缩影。
10年来,滨海新区以市场为主体,发挥要素市场作用,支持天津股权交易所、滨海柜台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推动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建设,支持设立大宗商品及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柜台交易市场,让金融生态环境更加完善,成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心、规范的园地、资源整合及展示的平台以及资本市场专业机构服务对接中小型企业需求的有效渠道,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