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武汉东湖、南京等首批26个国家高新区,经过20多年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龙头”。从今天起,《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设“调结构转方式·国家高新区调研行”专栏,今天播出第一篇《坚持创新驱动,天津高新区科技企业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落户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的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前发布的一款“超星光”摄像机,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拍出清晰的全彩色视频。作为企业自主研发的行业内第一款无红外24小时全彩摄像机,该系列产品不仅得到了天津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更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上市后超10万台的销量。
公司董事长戴琳:现在我们的产品也走向了世界,像我们的星光级照度技术现在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而就在几年前,天地伟业还只是一家在高新区内众多科技企业中不起眼的“小作坊”,高新区2005年、2008年陆续推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计划”、“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使企业由专到精。
戴琳:正是有科技支持,我们有了较大的科技研发方面的实力,高新区吸引来很多人才政策,好多人才聚集进来了。
如今,全市70%的软件企业和53%的系统集成企业,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优势产业链,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60%。
除了聚集一批掌握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天津高新区还围绕自身主导产业,打造了多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去年,天津高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7600家,数量、增量均保持全市第一。截至去年年底,高新区拥有有效专利14344件,占全市比重达到13.8%。
天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尹继辉: 2030年初步建成世界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一方面起码要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在产业方面制定世界标准,具有产业话语权的平台或企业,同时有一大批小精专、质量发展非常好、效益非常高,有自己独特技术和专利的小精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