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家级开发区 >

新区举办海绵城市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

来源:
滨海新区
发布时间:
2016-07-29 11:54
阅读:

    10天前,滨海新区经历了一场50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了全区范围的多处积水。而在老百姓纷纷笑称“在家看海”时,来自生态城的居民却在网上“高冷”地晒出了不积水的路面,并且把“海绵城市”这一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推到了人们眼前。昨日,由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和南开大学共同举办的“海绵城市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在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召开,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10余位专家学者,采取主题演讲和专家论坛等形式,就海绵城市发展建设、水利用与管理、气候变化分析及应对等多个环境领域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且就滨海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给出了专业的意见建议。

    探因内涝

    雨量大 土壤渗透系数低

    “造成这次城市内涝的首要原因是这次的降水量实在太大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环境工程博士后宋现才说:“天津市的地下水位比较高,遇到几十年一遇的大降水时,雨水还没有来得及往下渗透,地下水就开始往外渗了。”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系系主任阮文青云教授也表示,从他们在加拿大观察到的数据看,近几十年洪水和大暴雨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造成这种气候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

    宋现才告诉记者,天津市的城市化率比较高,土地硬化面积也很大,用于雨水下渗的土地面积非常不足。同时,由于自然问题,这里的土壤渗透系数也很低,会导致雨水不能及时下渗。此外,天津的排水设施也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建设。这些都是导致城市内涝的因素。

    特殊“考验”

    新区土壤盐碱度高导致水质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滨海新区除了要面对土地硬化面积大、土壤渗透系数低等问题之外,还要面临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土壤高盐碱度导致的水质问题。宋现才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水处理方面大多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即利用微生物去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而滨海新区的降水由于含盐度过高,会杀死微生物或是降低微生物的活性,达不到治理应用的效果。

    他表示,现有的膜法过滤、蒸馏法由于成本较高,并不适用于滨海新区大规模处理降水,但新区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进行高效沉淀,然后再对沉淀的底泥进行处理,这样会使成本大大降低。

    海绵试点

    生态城建设经验可供借鉴

    “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国家级的海绵城市试点,设计理念十分先进,早在建设时就安装了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调序花园等海绵城市设施,因此在应对大雨时会格外从容。生态城的例子使我们看到了解决城市内涝的一种可能性。”宋现才介绍,“渗、滞、蓄、净、用、排”是目前国家解决城市内涝时常用的手段。面对小到中雨时,天津主要依靠的是“渗”与“滞”;而当降水较大时,“蓄”就成了治理的核心。

    “海绵城市建设分为绿色设施建设和灰色设施建设,其中下凹式绿地等绿色设施解决的是小到中雨的问题,而以雨水调序池、雨水泵站、雨水深隧道等为代表的灰色设施则可以解决大到暴雨的问题。”宋现才表示,目前针对老城区的海绵城市改造是最难推进的,如果在小区里大拆大建搞雨水调蓄池,很有可能会牵涉业主的利益。“经过调研发现,江苏镇江在做老旧小区改造时经过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透水铺装这一解决方案,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我认为这样的模式值得借鉴。”宋现才告诉记者。

    根据天津市建委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中新天津生态城中作为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的15平方公里在2019年之前将实现80%雨水的就地消纳。而天津到2030年之前,将实现80%的建成区做到75%-80%雨水的就地消纳。

    他山之石

    “地铁式”雨水排放隧道

    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土木工程系终身正教授李耀华从城市暴雨水管理角度为滨海新区提供了专业的建议。针对滨海新区泥土渗透力弱的先天制约因素,李耀华建议需要多建设一些蓄水池,每当遇到强降雨导致污水处理厂无法迅速负担全部水处理工作时,可以利用蓄水池存水,待到降雨过后,再把污水引入污水厂进行处理。他表示,目前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应用着一种“地铁式”的巨大地下管道进行雨水排放,效果显著。

    “针对城市化率非常高的天津,这种‘地铁式’雨水排放隧道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和参考。修建这种雨水排放隧道的方法和规模类似修建地铁道路,香港甚至把这种雨水排放隧道修到了地下150米。这种模式的蓄水量很大,可以在最大限度不影响地上生活的条件下,完善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他说。

    此外,李耀华还为新区提供了加拿大道路排水的经验。“我们的道路就是排水系统。加拿大的道路很像沟渠,道路的中间比较高,两侧略低,这样可以很快地将雨水导向两侧并排掉。如果遇到20年一遇的大雨,排水管道承载力不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道路作为排水系统。”李耀华建议,滨海新区在规划道路建设时,需要具备排水的思维并且加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