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家级开发区 >

新区承接优质项目能力增强 资金四成来自北京

来源:
滨海高新网
发布时间:
2016-08-09 11:27
阅读:

    从滨海新区了解到,今年以来,新区充分抓住五大战略迭加发展机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半年,全区实际利用内资651.3亿元,增长15.4%,而来自北京的项目到位资金占全区近40%。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数字充分表明,新区吸引承接首都优质项目和资本的能力正显著增强。

    日前,27个北京企业投资滨海新区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总投资额达300亿元人民币。而企业家们坦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许多京企对未来在滨海新区发展充满信心,也希望能进一步加快在滨海新区布局。“滨海新区区位优势突出,区域配套设施完善,政策环境良好,为企业服务意识强等,这些都是吸引我们来新区投资落户的重要原因。”蒙矿国际矿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公司将出资1亿元,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丰州蒙矿投资公司”,用于收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核心商区写字楼及其他优质资产。通过审慎有效的投资管理,达到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并以资源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为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内蒙古矿业集团在金融板块的核心平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新区实施一系列简化审批、吸引人才、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北京、河北企业来到新区发展。”滨海新区招商局局长纪泽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新区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特别是随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双创特区的相继挂牌,作为我国北方首屈一指的创新高地,在滨海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正聚集着越来越多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资源。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614家,累计达24657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35家,累计达1279家。一个庞大的“企业库”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

    此外,天津自贸实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进入深度推进阶段。今年以来,实行京津冀跨区域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模式,口岸快速放行率达88%,整体通关物流成本减少近30%。此外,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支持增设天津自贸区河北曹妃甸片区,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上报了联合请示。

    “这些都表明,滨海新区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通过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金融创新,服务业开放,不仅使新区吸引承接首都优质项目和资本的能力显著增强,而且带动了京津冀地区开放性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京津冀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良性互动。”纪泽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