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家级开发区 >

小巨人企业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来源:
滨海新区
发布时间:
2016-09-13 16:33
阅读:

    传统电网规划服务企业瞄准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领域

    “科技小巨人企业同样需要转型升级!”这是记者在高新区小巨人企业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里听到的一句话。公司董事长葛少云介绍,过去天大求实公司一直在做传统电网的规划设计业务,但就在最近一两年,公司逐步围绕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领域做起了转型升级。目前,新领域业务已占公司总业务比重的40%左右。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推动区域内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高新区内的小巨人企业已超过370余家,国家高企总量达633家。而天大求实公司的例子,恰恰就是高新区小巨人企业利用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

    创新引领

    走出“不平凡之路”

    成立于1999年的天大求实公司,是一家以传统城市电网规划服务系统起家的民营企业。据介绍,公司刚成立时,传统电网服务业务是公司的经营核心。“我们的技术源自天津大学,当时开发出了全国独一份的‘城市电网规划服务系统’,并以此迅速占领了市场。市场占有率最高时,曾达到过全国的70%以上。”葛少云说。

    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能源结构调整的改革力度加大,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领域方兴未艾。“要想在传统行业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依赖创新!”葛少云说。因此,天大求实便瞄准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领域开启了长时间的自主研发与攻坚克难。

    “智能电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微电网’。在开发微电网过程中,大电网所有相关的控制、保护、优化、运行等问题,在微电网中同样需要解决。为此,我们的研发团队特别针对分布式能源开发出了一套拥有核心技术的能量管理系统。同时,我们还开发出了如模式控制器、测控保障设备等一系列关键领域控制设备。目前,公司的技术成果已应用于‘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等国内外多个示范工程及国家级重点项目当中。”葛少云说。

    “最近,我们还开展了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尝试与探索,开发出了多款可以与手机等移动端联动的辅助软件。”葛少云称,去年,天大求实的营业收入为2.6亿元左右,而公司的研发经费竟然达到公司总销售额的6%-7%。目前,该公司已承担了多个国家863和973计划新能源项目,产品涵盖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电网等多个领域。

    新三板市场

    帮助企业打破“天花板”

    “我们公司的股东比较分散,上市可能是最好的归宿。”这是记者采访葛少云时,他的感叹。今年8月,天大求实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市场,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上的一员。

    人们常说,登陆新三板市场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考验。对此,葛少云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企业在登陆新三板后,首先要对自身进行规范,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同时,公司如何进行市场融资、找谁去融资,都是急需面对的问题。此外,过去公司在吸收人才时,主要关注的是技术、市场、管理类的人才,而如今则更加需要熟悉金融、证券等领域的人才。”

    “登陆新三板不是目的,而是企业继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葛少云说。

    “我们的融资计划是5000万元!在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承接智能电网、新能源领域的很多项目需要大资金作为后盾保障。例如光伏系统项目,稍微大一点就几千万元。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企业将举步维艰。”葛少云表示,“挂牌新三板将会是一个新的契机,帮助企业与资本零距离对接,打破发展的‘天花板’,实现更大空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