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家级开发区 >

西青开发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 加快承接首都资源项目转移

来源:
kfq
发布时间:
2016-12-21 10:20
阅读:

    11月14日,国内知名烘焙连锁品牌北京味多美投资10亿元,在西青建设覆盖全国的生产性基地。

    11月2日,上市公司北京威卡威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与西青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投资5.5亿元建设中高档汽车内外饰及电子零配件项目。

    9月28日,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真功夫投资3亿元,打造中央厨房产业链项目,在开发区建设北方区域总部。

    9月10日,总投资100亿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北京电子城项目稳步推进,一期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项目实现封顶。

    6月16日,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海淀-西青)示范基地项目落地西青开发区,将依托京津两地创新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高端聚集区。

    3月8日,北京恒润科技集团总投资10.8亿元建设的北方专业化汽车电子和电子研发基地项目顺利实施投产。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西青开发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大健康、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借助西青紧邻中心城区与空间资源丰富的双重优势,积极对接首都资源转移,吸引产业、人才、载体、项目资源加速聚集, 40余个“京”牌企业成功落户发展,西青开发区已成为首都资源项目聚集的“洼地”。

    深挖项目源  找准突破口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化,京企外迁不断加速,如何提高对接项目的“精准度”和项目落地的 “命中率”是关键。西青开发区瞄准北京大兴、顺义、亦庄重点区域的在京企业,通过对有转移外迁或向外扩产需求的企业逐个研判追踪,拉出单子、定出期限、明确目标,加大频次拜访推介,实现意向项目的全面精准对接。同时,开发区立足自身优势和定位,找准产业突破口。围绕大众汽车新工厂落户天津的良好契机,深入对接首都资源,大力引入大众、奔驰、现代等汽车配套项目,积极推动整车项目落地;依托开发区医药产业基础,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拓展产业链条;除传统优势产业外,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中心,加强对“食品行业、日用消费品、健康保健品”等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受市场环境波动影响较小的新兴产业的引资力度,提升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方位营销  拓展资源网

    在创新招商引资招法的同时,开发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产业人才联盟等行业机构,先后开展了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首场园区推介会、“汇智赛达 共赢京津”招商推介会、以及今年6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京津冀创新创业及人才政策说明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西青及开发区,扩大在京津冀地区和海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今年以来,开发区已成功开拓首都政府机构24家、中介机构584家、行业协会80多家,实现了首都资源全覆盖。

    为吸引更多的优质首都项目落户,开发区实施首都项目专项方案。实行招商人员“日日进北京”制度,每周制定首都项目招商方案,确定重点招商区域,梳理知名企业名单,整理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统筹安排招商经理对企业逐一登门拜访;对重点企业,西青区及开发区相关领导多次带队赴京,邀见客商,破解项目瓶颈,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强化跟踪服务  推进项目建设

    西青开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在确保工程安全和项目质量前提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针对重点项目,开发区成立专门项目组跟踪服务,明确具体责任人、时间节点,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周周跑、日日问,确保重点项目扎实、稳步进行。

    在开发区的积极推动下,万绿达、郑钻精密、农商行后台服务中心、桃李面包、吉中汽车内饰等8个项目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康婷大健康产业园、印象城、北京经纬恒润项目建成并顺利投入运营;电子城?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项目建设中,一期预计2017年上半年竣工;电子城?高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施工手续正在办理,计划明年3月开工建设,整体项目将于2020年全部建成。明年初预计还将有5个项目启动建设。

    搭建载体平台  承接产业转移

    为做好首都文化项目承接,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启动建设了赛达创意产业园,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该园已成功引入与北京海淀合作共建的“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海淀-西青)示范基地”,项目将依托海淀区优质的文化科技产业资源以及开发区良好的空间优势,将打造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创意设计风向标和文化产业新街区。

    西青开发区在打造自身区域外,按照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目标要求,与区内街镇合作共建了赛达工业园、赛达物流园、赛达大健康产业园、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等多个专业特色园,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每个专业园区,将依托自身的区域交通、环境服务、自然人文等特色优势,面向京津冀地区,承接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商贸、电子商务、健康食品、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生产、冷链物流、高端商业服务等产业。丰富的产业投资类别、多样的园区资源平台为引进京津冀优质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载体支撑。

    2017年将进入“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步入全面落实、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下一步,西青开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设承接首都资源集聚区为目标,找准产业定位和主攻方向,主动对接首都产业转移,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机遇,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勇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为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