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讯 随着大型进口医疗设备陆续到位,天津自贸试验区内首家非营利性公立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经济区医院(以下简称空港经济区医院)门诊7月20日试开诊进入倒计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经济区医院常务副院长钟跃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学科进行规划设置的空港医院,将成为区域性的医学中心,服务于滨海新区,并辐射全市。空港经济区医院在急创医学科、老年病学科、妇儿医学、健康管理、国际诊疗、全科医学科等多方面拥有自身的服务特色。
硬件高大上 建全市第二家复合手术室在硬件方面,空港经济区医院装备了包括双源CT、核磁共振设备、ECT、加速器治疗机、血管机在内的一流大型医疗设备。双源CT具备辐射剂量小、扫描快速、不需患者服用药物、降低心率等优点,非常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儿童患者检查。通常儿童和老年病人检查时不能配合屏气,会影响图像质量,而双源CT消除了呼吸运动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空港医院还引进了新光纤核磁、用于肿瘤检查的最新ECT(核素扫描)和高端直线加速器。
值得一提的是,空港经济区医院装备了最新型血管机,用于建立目前全市第二家复合手术室。201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建立了本市首个复合手术室。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内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外科手术,还能直接进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也就是说,血管机检查床和手术床合二为一设置在同一间手术室内,病人不用被搬上搬下就能同时进行影像检查和外科手术。这种手术室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减少了治疗费用,还避免了患者在学科间的多次麻醉和转运带来的风险,医生也能在多种模式影像学信息的辅助下提高手术的精度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