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天津自贸区 >

四大自贸试验区打造自贸“模板”

来源:
kfq
发布时间:
2016-02-04 13:59
阅读:

     作为前两批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区,天津、上海、福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迅速,成绩斐然。

    天津自贸试验区推出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八项举措,实施了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整体通关物流成本减少近30%。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的制定完成,将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新扩展区域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企业准入“单一窗口”从注册环节向变更环节延伸,自贸试验区新登记注册企业1.8万家。

    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186项重点试验任务已实施139项,126项创新举措中49项为全国首创,新业态加快培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5%,新增对外投资增长2.7倍,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在福州上线运营,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户厦门。

    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下放第一批60项省级管理权限,在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上先行先试,首批27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三大片区新入驻企业5.6万家。

    2016年,天津、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争取为全国提供范例;福建自贸试验区则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首位,力争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培育新型业态和功能,全面落实总体方案,确保在国家一年期评估时交出合格答卷。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广东自贸试验区则将在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立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环境,形成更多改革创新经验并加快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