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开放经济是发展的活力源泉,可以为未来发展带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被赋予最为开放的政策优势,打造开放经济,无疑是增添区域发展新活力、拓展新空间的重要路径。事实上,近年来,新区立足经济全球化大趋势,通过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打造“一带一路”新支点、拓展贸易合作新领域等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升了新区的国际化水平,为发展添加了新活力。
以开放聚合全球优质资源
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被誉为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新区被国家赋予了最为开放的政策优势。近年来,滨海新区在改革创新与开发开放中不断前行,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建设适应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需求的服务体系。
“我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外资‘进得来’,新区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利用外资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便利;破除审批瓶颈,大大提高对外投资效率,让国内企业扬帆出海的底气更足;清理管理障碍,通关一体化、无纸化通关等创新举措,让外贸‘跑得快’。”滨海新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两年来,滨海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自贸试验区内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天津海关先后出台了三批29项通关便利化措施,天津检验检疫局出台了三批40项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来自全球的企业充分感受到了贸易便利化带来的便利,全球优质资源、项目接踵而来。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世界航空巨头——空中客车在天津滨海新区宣布启用其欧洲以外首个A330宽体机完成和交付中心,显示其与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决心。随着“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海关创新监管举措的实施,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创新使企业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一向严谨细致的欧洲人,这一战略新决策在告诉你:选择滨海新区,没错的!
而全球表演艺术的领军者茱莉亚学院的首家海外分院——天津茱莉亚学院也正式在新区开建,预计今年底主体建筑实现竣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预计2019年开学。在项目落户前,茱莉亚学院做了充分前期调研,他们希望在全球选择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对外合作机制非常好的区域,最终将橄榄枝投降了于家堡。
打造“一带一路”新支点
滨海新区被赋予了最为开放的政策优势,其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也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密切相关。近年来,滨海新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巧用自身区位、政策、产业等优势,努力打造“一带一路”的新支点。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在辽阔的“丝路”上充分挖掘发展新潜力。
2018年伊始,一列由天津发往俄罗斯莫斯科的货运班列,满载着由中远海运集团所属中远海运集运承揽的集装箱货物从天津港缓缓驶出,标志着中远海运首列中俄国际班列正式启程。中远海运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多来自俄罗斯、蒙古国的产品沿着这条大通道到达中国各地市场,从而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创造更加强大的新动能。正是看到了中欧班列节省下来的巨大时间成本,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看好这条快速通道,将带来滚滚货源。
便捷的快速通道,为“一带一路”经济带贸易畅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除了贸易领域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滨海新区利用政策平台优势,输出成功的新区管理经验模式,打造综合性经济区,吸引了各国企业在当地集群发展;利用产业发展优势,龙头企业纷纷走出国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加快了“走出去”投资步伐。在埃及红海之滨,一座泰达新城正在建起。中国开发区运作的典范“泰达模式”,成功引入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由总部位于滨海新区的聚龙集团承建的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正拔地而起。这里是我国首批农业对外合作试点项目,也是一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些开发开放实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了生产要素在辽阔“丝路”上的流动,也为自身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培育对外合作新业态
现如今,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也需要更高层次地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对外新业态新模式。依托着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的两批175项自主制度创新举措,给区域内企业拓展海外合作带来了发展新契机,众多新兴贸易合作突破发展。
如在产业、区位、政策优势助推下,自天津获批中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以来,滨海新区跨境电商业迎来了发展春天。目前在新区备案的跨境电商试点企业达到130余家,聚集了京东、网易考拉、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将新区打造其重要的全球进口商品华北分拨中心。据统计,今年新区跨境电商将完成约400万单,收入达8亿元,预计明年将有更加迅猛的发展。
而在海外工程出口领域,凭借着多项创新政策支持,中交海洋建设、中外运长航海上风电、中铁装备盾构机保税维修等多个大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正创新打造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出口基地,力促企业海外工程出口更加便利。这个基地将成为新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和政策优势,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正成为新区外贸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