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自主创新示范区 >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

来源:
科技日报专版
发布时间:
2015-03-17 14:49
阅读:

 

努力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

  2014年12月11日,国务院就《科技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请示》给予批复,同意支持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意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批复要求,充分发挥天津创新资源集聚和开发开放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努力把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天津市政府召开了常务会专门研究了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今年1月5日,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发布1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1月15日,天津市政府正式推出了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规划方案,提出到2020年,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力争形成“一区多园”的创新发展格局,成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新兴产业发达、创新和服务体系完善、高水平创新人才聚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优良、创新生态环境优化、富有创新发展活力的创新型园区,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

  2月26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从此,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幕正式拉开。

  全面打响示范区建设攻坚战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书记荣建勋

  去年1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为我们率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契机,这既是挑战与压力,也是目标与动力,更是责任与使命。

  以国务院正式批复为标志,今后一个时期,是天津示范区拥有多重发展机遇、巩固扩大发展优势、实现更高发展目标的拼搏期、攻坚期和大有作为期。我们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率先发展、突出共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体系创新、产业环境创新与生态系统创新,全面打响示范区建设攻坚战,全面建成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最终成为引领中国产业创新的排头兵与主力军。

  我们将通过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总体战略目标,即“突出一个主题,把握两个阶段,瞄准三个方向,实施四个举措,实现五个突破”,努力实现天津示范区的功能定位。突出一个主题,即突出“树形象与出经验”这个主题。树形象就是要通过高度聚集特色产业、龙头项目、品牌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千亿级产业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大幅提升在全国高新区中的排名,形成特色鲜明的独特品牌,成为天津市的一张新名片。出经验就是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重点建设面向全市的创新平台,率先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与新政策,研究出台基于“6+4”政策基础上的、具有鲜明天津特色的原创政策体系,并将示范区政策覆盖全市,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探索经验、做出示范。

  把握两个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到2020年,示范区总收入超过3.5万亿,工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体制机制创新、核心区建设运营、政策创新、区域拓展等重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第二阶段到2025年,示范区总收入达到8万亿,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万亿,主要经济指标、创新指标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梯队,全面完成示范区的国家定位。

  瞄准三个方向,一是创新驱动、走科学发展之路。要充分尊重创新驱动的先导性、基础性及驱动性,并据此高水平编制发展规划纲要、产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发展规划,实现即从立足自身的资源配置方式向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转变;从要素集中、企业集聚的产业基地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从单纯依靠要素优势向依靠创新驱动体系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二是特色拉动、走率先发展之路。要聚焦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四条千亿级高端产业链,着力打造科技金融、产业信息交流与对接、创新创业辅导、国际产业创新交流四大产业创新平台,探索具有强烈天津特色的示范区发展新路径。三是辐射带动、走共赢发展之路。要紧紧抓住首都非核心功能外迁的良机,充分整合北京科教型资源、天津产业型资源与河北基础型资源,加快建设京津合作示范区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京津冀科技新干线核心节点,走共赢发展之路。

  实施四个举措,一是科技立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二是产业强区,要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先导,建立各大产业谱系图以及重点项目、龙头企业资源库,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为示范区积蓄强大的发展后劲。三是环境兴区,要下大力营造国际化的人文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承载力与综合竞争力,努力成为高端资源、高端项目、高端人才高度聚集的首选之地。四是人才特区,要启动人才特区工程,明确人才引进的评价标准、支持政策,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精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全力打造人才特区。

  实现五个突破,一是体制机制实现新突破。要利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等有利抓手先行先试,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探索部市共建、示范区联盟、领导小组等有效途径,大幅提升发展效率。二是政策体系实现新突破。要结合天津市工业产值超3万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利条件,探索科技服务业自由选择税种、知识产权做市商制度、成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创新举措,出台具有天津特色的“津领七条”。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化与中关村的全方位合作,着力集聚高端要素,形成有效发展路径,通过要素流动、产业合作和模式输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共赢发展。四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现新突破。要强化政产学研用的深度协同,完善、培育、壮大产业创新链,避免出现“科技孤岛”,最终形成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类中间组织甚至政府、个人等在内的共存共享共赢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五是产业生态实现新突破。在加快创新驱动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示范区的硬件基础设施、生态绿化水平、商务配套能力、基本公共服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举全区之力、用八到十年时间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完成好国家的决策部署,把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成为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示范区新品牌,最终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水平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访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倪祥玉

  2月26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标志着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全面展开。按照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担着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任,如何按照国务院批复将示范区办好?怎样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经验并做出示范?近日记者采访了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倪祥玉。

  记者:我们注意到,2014年1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要求充分发挥天津创新资源集聚和开发开放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最终把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如何完成好国务院交办的这一重任?怎样通过改革和创新高水平建设好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倪祥玉:建设好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高水平建设好。作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地建设好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概括起来讲:就要“放权、放事、放思想”。所谓放权就是:简政放权,做服务型政府,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程序,给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放事: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的工作,更多的事务性的工作交由专业机构来做,管理部门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上来。放思想:就是要解放思想,破除条条框框,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字面上理解我认为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自主创新,这是与其他区域最大的不同,在这一区域一定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将海内外科技人才吸引过来,鼓励他们成功,也要允许他们失败。二是示范,示范就要提供经验,树立样本,就要探索一条前人没有走过并且成功的路子来。进而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进行复制,向更大的区域推广、扩散。

  高水平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还要体现绿色发展上,譬如在入区企业标准上,我们较早就采取了准入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绝对不可以进入,我们这里是天津市第一个“无燃煤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目前在我们的渤龙湖科技园(未来科技城),可以说见不到烟,实现了绿色发展。今后我们还将采取世界最高的环保要求标准——欧盟标准,在示范区内打造一条绿色产业链,建设一个美丽的示范区。

  记者:我们想了解一下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有哪些基础和优势,准备在产业发展和创新平台建设上采取哪些举措?

  倪祥玉: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之一,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一是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率先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孵化体系,创新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三是借助首都资源,一批高端创新要素正在向这里聚集。四是积极使用了先行先试政策,有比较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在科技金融上取得了许多突破。五是目前我们的“一区五园”对周边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聚集了一大批优质创新资源。

  为更好地推进示范区建设,我们正在着力打造四大高端产业链和五大产业创新平台。四大高端产业链:一是依托曙光计算机与世界著名IT公司合作项目、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项目和南大通用等骨干企业,打造千亿级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二是以数字液压、加拿大ESI机器人项目为龙头,整合上下游企业,打造千亿级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三是以金钒光热与渤化集团全面战略合作为依托,整合太阳盐、中国节能联盟,加上光伏、风电的带动和国家电网系统的合作,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产业链。四是以华泰汽车、中国恒天集团新能源汽车、中汽零制造研发基地和力神电池、波士顿动力电池、轮毂电机、汇安汇电池隔膜等项目为依托,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加快文化创意、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内达到800—1000亿的产业规模。五大产业创新平台:一是科技金融平台,以科技金融大厦等为依托,利用第三方力量,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发起并合作设立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文创、海洋5大产业基金和企业互助基金。二是产业信息交流与对接平台,借重外部资源特别是首都资源,推动建立支撑产业创新的第三方资源虚拟平台和物理交流空间,提供包括信息交流、技术交易等各方面的服务,推进开放和协同创新。三是创新创业辅导平台,充分整合各类社会组织、行业组织,建成中国中小企业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构建中小企业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和平台的共建共享,建立国内最强大的对中小企业的辅导培训系统。四是国际产业创新交流平台,建成德国中小企业创新中心、中美产业技术交流中心、中日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链接国际资源和人才团队,把嵌入式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功能区的升级版示范。五是产业转型平台,积极推动渤海化工与金钒光热、百利集团与数字液压等拥有“杀手锏”产品和技术的“大巨人”和“新巨人”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推动对天津传统工业的再升级改造,为全国做出示范。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力争形成2—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涌现出3—5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业态,培育5家左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记者:目前很多人都特别关心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落实问题,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吗?

  倪祥玉: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分重视,今年的天津市委1号文就是加快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从多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如: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天津市将赋予市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自主权,取消所有审批和备案程序,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给予政策性天使投资。推动企业建立创新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建立示范区企业创新券制度,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协同创新等。

  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这里享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目前,目前我们就中关村“6+4”政策体系所涉及的所有政策文件进行了汇总分类,就各项政策要点、主要突破点、适用范围、执行情况及有效期限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天津着力推进国企结构调整、万企转型升级的实际,加强原创政策研究,争取尽快形成独具天津特色、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津领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