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行动》及《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昨天京津冀三地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启动会,并签署了《京津冀新能源小客车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计划》。据悉,今年京津冀区域内将完成4条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设施建设,形成联通三地主要城市平均服务间距不超过50公里的充电设施服务走廊,有效保障京津冀电动汽车出行充电需求。
充电服务网络体系
根据计划,今年京津冀区域内将率先完成G1京哈、G4京港澳、G6京藏、G45大广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形成联通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等主要城市平均服务间距不超过50公里的充电设施服务走廊。在此基础上,2016年到2017年,将全面推进京津冀区域内G3京台、G5京昆、G7京新等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并在高速公路充电设施主干网络的辐射带动下,加快社会公共停车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设形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体系,为创建京津冀绿色交通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为切实做好协同建设工作,三地将于今年建立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充电设施建设相关重大问题,积极支持国网公司等投资建设主体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三地电网企业要做好相关配网建设及充电设施报装增容服务等工作。
本市充电桩超千个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本市新能源汽车上牌数量累计达到3574辆,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1456辆,分别包括公交车、出租车、邮政快递车、环卫车以及企业和私人用车等。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本市也一直重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共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1000个,其中直流快充桩70余个。
本市已有企业和私人新能源乘用车1950辆,5月开始有4部新能源出租车投入试运营,8月将再增加50部,年内计划增加到500部。以新能源出租车示范运营为契机,本市将全面加快公共充电服务网络建设,6月、7月新增直流快充桩30余个,初步形成了覆盖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公共快速充电网络,并与一些企业就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依托路灯系统节能改造建设充电设施等进行了对接交流。同时,本市还组织企业开发了充电服务信息平台,目前已开通位置查询和导航功能,后期将继续完善状态查询及付费功能。
市建委组织修订了《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区停车泊位15%要配建充电设施。下一步,本市将依托大型公共停车场和现有老工业厂区、堆场等,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充电站,初步建立起以大型充电站为基础,火车站、汽车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流量较大的地域为节点,点面结合、覆盖市内六区、辐射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的快速充电网络,同时有序推进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自用慢充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