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滨海新区功能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来源:
kfq
发布时间:
2019-02-28 17:29
阅读:

   开发区:去年引进北京企业453家

  日前,记者从天津开发区2019年2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天津开发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积极对接北京项目。2018年引进投资方来自北京的企业453家,认缴注册资金合计约597亿元,占本年全部招商项目总数的40.2%。

  天津开发区积极开拓北京招商渠道,参加各类招商推介、项目对接活动。2018年,各招商部门累计赴北京进行招商近800人次,参加北京各类招商活动200余场次。京东深拓机器人、中科瑞奥高端设备制造基地、北京中储能SF双层环保储油罐生产项目、北京爱奇艺结算中心等一大批优质北京项目先后落户开发区,使开发区的产业聚集力进一步增强。2018年7月,天津开发区荣获人民日报颁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案例奖”。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今年,天津开发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对接大战略、融入大战略、服务大战略,突出开发区在实体经济基础、研发成果转化、楼宇经济、自贸区深改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努力引进央企、跨国公司总部、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打造京津冀产业先行区,使泰达成为首都外溢资源的重要承接地。

  全面围绕高质量发展发力,全面围绕实体经济发力,全面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力,天津开发区今年将打造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全面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全力推动“四个一批”建设,确保在谈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服务。全年工业增加值率计划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产业投资增长计划超过15%;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计划超过8000家,其中北京投资企业超过2000家。

  保税区:启动2019招商引资“升级版”

  2019年,天津港保税区工委、管委会将围绕核心战略,体现重点和特色,不断跟随产业格局变化抢抓新项目,并持续引进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升级版”。

  2018年,天津港保税区立足资源、地理优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抢抓首都新经济、新事业总部、新科技等资源转移,全年共完成引进京津冀项目302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保税区招商引资工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去年,天津港保税区在资源招商方面表现得格外亮眼。联想集团十余家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智联招聘、长城共享汽车等国内知名项目完成注册。智联招聘天津区域负责人朱彦晖表示:“天津港保税区临近机场、港口、高速公路,是连接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吸引了很多顶级外资、合资企业进驻,智联招聘作为人力资源服务生态的先行者,极其看重区域内企业的活力以及未来发展的空间。”据了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就业岗位和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再加上“海河英才”计划的助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落户天津,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为天津的未来发展助力,这为智联招聘发挥其优势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天津港保税区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唯一的,也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联想集团中国区副总裁何瑛表示,天津港保税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不仅在政策咨询、证照办理、资质申请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了优质服务,而且在白领公寓、员工食堂、班车、骨干员工子女入学等方面也给予了他们最大的支持。记者了解到,目前联想集团已有54家公司落户到天津港保税区,将保税区作为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大本营,联想集团表示,希望在天津港保税区的发展模式,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样板。

  招商引资工作是天津港保税区的“一号工程”。天津港保税区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扎实、政策创新叠加、生态环境宜居,拥有一手好牌,临港区域的并入进一步增强了牌面实力,新保税濒海临京的优势更加突出,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天然良港”、最佳平台。2019年,天津港保税区工委、管委会将围绕核心战略,利用区内港口口岸优势以及海关、税收、外汇等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扩展与北京、河北相关部门交流,更大力度地承接、疏解京津冀协同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进入了新时代的“升级版”。

  高新区: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提速

  5年来,滨海高新区主动参与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其中一大亮点,便是京津合作示范区的开发建设。京津合作示范区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新区与北京首创集团合作,京津合作示范区开发建设全面提速。

  推动理顺示范区管理体制。2016年12月,未来科技城(拓展区)管委会成立,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安排部署。2017年12月,将示范区的规划、土地、建设、市场监管和税收征管职能从宁河区平移至滨海新区,授权滨海新区统筹管理,为示范区开发建设和行政审批创造了极大便利。开辟了建设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高新区管委会成立了京津合作示范区服务工作组,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千方百计做好项目服务。高新区规划、土地、建设等各有关部门对示范区建设项目采取“以函代证”“容缺后补”等多种方式,先行、并行办理审批手续,确保不影响项目开工。

  加快基础设施载体建设,完成首批土地出让。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道路管网工程已累计开工29公里,正在加快建设,其中约21公里具备了通车条件;城市展馆与办公基地项目已经完成土地摘牌,正在办理规划和土地前期手续,争取一季度开工;51公顷中央公园景观工程已经完成立项、选址意见书和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开工证,争取上半年开工。首批7宗住宅用地已由首创置业公司摘牌。服务推动首创公司洽谈引进产业项目。高新区积极推动首创经中公司洽谈引进产业项目,目前,首创在谈项目5个,已经完成框架协议签署的有3个,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行业。

  据了解,京津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周期15年,到2020年,示范区经济和社会功能将初步形成,起步区(11平方公里)的一级开发工作基本完成,内部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产业将实现重大项目突破,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到2030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吸引常住人口31万。示范区经济和社会功能逐步完善,综合承载、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非首都功能承接加速推进,成为基础设施先进、服务配套完善、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首创经中产业新城平台副总经理武剑峰表示:“未来2年内,京津合作示范区将会完成一批核心工程,包括中央公园、城市展馆与办公基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商业等居住配套设施。”其中,中央公园、城市展馆、办公基地将于2020年建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示范区起步区11.5平方公里已全面启动建设,累计开工道路35公里,22公里区域主要交通线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已启动各类市政场站9座,新津汉路、海清路等外部主要交通干线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计划上半年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