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13日电:13日下午,人民网天津视窗从天津市金融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部署推动会上获悉,备受各界关注的天津金融改革“33条”政策即将落地,预计将于本月底正式批复。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周振海介绍,《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即天津“金改33条”)基本囊括了上海自贸区两批金改政策除国际金融中心相关政策外的全部内容,而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京津冀、融资租赁等方面的天津特色政策支持。
周振海表示,总体来说,既有以往没有的新政策,也有对现行政策限制的突破和放宽,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含金量很高。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必将对天津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政策实施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重大创新突破:一是在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上实现新突破,将进一步拓宽区内主体开展跨境投融资的渠道、方式和业务范围,着力培育和支持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平台交易。二是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特别是围绕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实施投融资贸易简政放权等方面,将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政策。三是在促进租赁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将推出一些更加具体务实、可操作性强的金融支持政策,包括拓宽租赁企业投融资渠道、灵活资金运营、提升业务便利性等多个方面,更加突出天津的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四是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支持京津冀地区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区域金融协同创新与合作,进一步完善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天津市金融局局长孔德昌表示,将以天津“金改33条”政策落地为契机,做好政策应用推广,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自贸区集聚发展,积极引进设立各类金融总部、专业子公司、事业部等机构,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不断发掘金融改革创新的潜力,努力将天津自贸区打造成为金融开放高地、创新高地和服务高地。
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勇表示,将积极配合搞好自贸区总体方案确定的各项金融制度创新试点,发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主阵地作用,促进金融业务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深入研究探索,用好人民币跨境业务、资本项目可兑换、设立有限牌照银行等创新模式,在有效应用中不断推广提升,真正打通境内、境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探索新方向、集聚新资源、营造新环境,通过2-3年的努力,把北方唯一的自贸区打造成为我国北方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资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