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外动态 >

嘉善开发区打造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来源:
嘉兴日报
发布时间:
2014-12-19 15:32
阅读:

  英国特易购、荷兰喜力、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台湾英业达、晋亿实业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加盟,截至2014年11月,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引进454家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达55亿美元。以占全县不到4%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县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财政税收、工业生产性投入,二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招商引资总量。

  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后,嘉善经开全面实施“四换三名”工程,以大规划为龙头,以大建设为基础,以大招商为突破口,以大培育为手段,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溢出”蛋糕,不断构筑新优势,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答卷。

  站在新的起点上,嘉善经开将坚定不移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纵深推进融入上海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产业“三集一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开发区“东拓西优”,以建设一流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全力打造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打造大平台引进优质项目

  平台是发展的基石,更是上升的阶梯。从建区开始,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以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有意识地引进“国”字号、重量级产业项目,以此作为晋级的强力支撑。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后,通过优化大建设、打造大平台,掀起了新一轮的东区基础设施大建设。

  “开发区3年累计投入7亿元,主要用于交通、供水、能源等‘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能够承载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平台。”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陆春浩称,开发区全面启动了东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已累计投入近3亿元,完成了1600多户农户拆迁工作,基本建成“三纵四横”道路框架,新增可开发面积约5平方公里。同时,开发区先后投入1亿多元对西区道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同时突出“绿化、文化、亮化”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平台综合能级。

  平台建得有多高,引进项目的水平就有多高。开发区全力打造与新兴产业相符合的高端平台,以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集聚。3年来,开发区累计引进喜力、斯道拉恩索等世界500强企业3家,引进各类项目485个,总投资额突破140亿元。同时,正在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公司洽谈全球物流配送结算总部、精密机械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微电机产业基地、食品安全示范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创意设计小镇等项目落户事宜,总投资额达500多亿元,其中投资总额突破50亿元项目达5个。

  一大批外资企业瞄准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一个个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众多远道而来的客人进一步了解嘉善、投资嘉善,为加快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园区产业带动经济转型构筑新优势

  1995年,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入驻开发区的第一家台资企业,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着开发区五金机械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如今,晋亿实业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企业和更多的台资企业陆续涌入,开发区内首个专业特色产业园——台湾螺丝城由此崛起。

  专业化、集群式的发展,需要大空间、大平台。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如今精迪敏科技、吴镇国际文化创意、嘉善国际信息科技、嘉善中华两岸文化创意等一批专业产业园蓄势待发,以此带动经济转型发展,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其中,精迪敏科技产业园4幢研发楼完成验收、6幢研发楼基本竣工,明年初就可投入试运营;嘉善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吴镇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项目土建即将完工,计划明年一季度投入使用。目前,六大产业园已签约项目40多个,计划总投资超20亿元;在谈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也超20亿元。

  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构筑新优势过程中,开发区正在加快培育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研发总部等新业态,整合各类资源,设立总投资70亿元、占地900多亩的嘉善科技文化创意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并成功创建成为第三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时,积极推进以晋亿集团为龙头的精密机械产业、以华瑞赛晶集团为龙头的电力电子产业以及以新格集团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集聚和发展。

  借力上海自贸区抢抓“溢出”效应

  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紧邻上海市这一资源集聚高地,开发区面临着因“空吸现象”而导致资源流出的挑战,同时具有优先承接上海自贸区“溢出”的优势。那么,面临这一复杂形势,开发区如何积极作为以应对挑战和发挥优势?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完善承接功能?

  “我们主要抓住建立上海自贸区嘉善协作区这一重大契机,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和承接上海外高桥、金桥、张江、康桥等园区优质项目,深化产业融合,加强平台对接,拓宽合作领域,抢抓‘外溢’效应。”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房广明称,在深化产业融合方面,开发区加强对接上海自贸区,排摸符合开发区产业导向和产业基础的企业,进行跟踪对接、驻点招商,主动承接高端产业、优质项目转移,加强引进科技信息、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形成“外溢”效应。

  今年,嘉善先行一步,成功与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善项目协作区,成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向外辐射过程中设立的第一个协作区,在招商、产业、贸易、金融、财政、改革、管理等七个领域进行合作。为此,开发区抽调人员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办事处,常驻蹲点,并派人驻扎在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内挂职锻炼,第一时间学习复制上海体制机制,第一时间承接上海优质项目外溢,第一时间享受发展成果。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开发区从上海直接引进或依托沪杭及长三角引进的内外资项目51个,累计注册资本近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