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外动态 >

广州开发区找准深化改革“突破口”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
2014-12-26 10:34
阅读:

  12月21日是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开始受理案件的第一天。上午9时许,法院迎来了首批当事人(代理人)。当天共有6名当事人(代理人)递交了11份立案材料。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在北京、上海、广州率先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于12月16日在萝岗区法院挂牌成立,为广州开发区强力构建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装上了“核心”。

  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向深处要红利,向难处求突破。2014年“三十而立”的广州开发区,秉承三十年来的“改革惯性”,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继续探路攻坚。

  知识产权保护链已形成

  广州开发区是国际合作和创新资源集聚区,目前已经引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协广东中心、省知识产权集聚中心等重点项目,形成了集代理咨询、信息分析、专利运营于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加上此次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落户,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保护链条已经形成。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引进国外的资金、项目不少,但先进技术、高端人才的引进还不够多。技术引不进来、转化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上对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放心。这是中国拓展对外开放领域的最大障碍之一。实践证明,发展知识经济,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不行。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在北京、上海、广州率先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于12月16日在萝岗区法院挂牌成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未来三年内,在广东省内跨区域管辖(除深圳市外)专利、商标案件。对于技术类案件,其司法辖区将跨越广州市,涵盖整个广东省。

  争取到这块“金字招牌”,对广州开发区意义重大。为什么知识产权法院最终落户广州开发区?据了解,这是基于广州开发区特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优势。

  广州开发区是国际合作和创新资源集聚区,目前已经引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协广东中心、省知识产权集聚中心等重点项目,形成了集代理咨询、信息分析、专利运营于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加上此次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落户,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保护链条已经形成。

  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为核心,广州开发区将形成知识产权生态链,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笔者了解到,下一步广州开发区与新加坡将重点合作共建知识城知识产权国际智库,创新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此外,广州开发区还将引进新加坡知识产权学院办学模式和研究力量,依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成立知识产权研究教育培训基地(研究院),培养知识产权与商业融合的高端人才。据悉,北大华南知识产权研究院已落户广州开发区,目前研究院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即将启动运作。

  深化改革引领新常态

  广州开发区将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监管方式。能够通过事后备案实现监管的,一律取消事前审批,加强执法抽查;能够通过事前网上登记备案的,取消现场办理和审批,加强监督检查;能够通过招标、竞拍等形式实现有限资源分配的,取消审批,建立退出机制。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深化改革这个时代课题中,广州开发区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

  经济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依靠进一步深化改革,其中,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今年,广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中,广州开发区是全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标准”改革的唯一试点区域。

  “能不审批就不审批,不审批还要管得住。”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透露,广州开发区将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监管方式。能够通过事后备案实现监管的,一律取消事前审批,加强执法抽查;能够通过事前网上登记备案的,取消现场办理和审批,加强监督检查;能够通过招标、竞拍等形式实现有限资源分配的,取消审批,建立退出机制。同时探索将市场监管对象划分为禁止类、管制类、自律类三类,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2014年是广州开发区成立3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一再证明:改革是最大的发展红利。改革步子迈得越快,发展就越快。

  面对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广州开发区一再祭出“改革”这把利剑,斩断束缚发展的藩篱枷锁。成立初期,广州开发区就率先探索土地出让有偿使用,解决外商落户的土地需求;面对机构臃肿带来的发展减速,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大部制”,极大释放活力;承受着巨大的外来工管理服务压力,广州开发区打造出“金雁文化”这一外来工自我管理的服务品牌;在深化改革阶段,广州开发区在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继续扮演“探路者”的角色。

  没有不断深化的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广州开发区。在过去和未来的道路上,改革都会是发展的最大红利,广州开发区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细说广州开发区三十年改革

  土地出让 工业用地有偿出让全国首例

  广州开发区早期的改革,大部分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这和广州开发区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相符。

  在今天的中国,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已经成为常识。但在26年前,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全国第一次工业用地有偿出让就发生在广州开发区。

  早在建区初期,广州开发区就提出了“引进外资成片开发”的设想,准备在北围港前工业区1.06平方公里内,首先进行集中开发、包片开发。

  当时,法国魏特勒公司拟在广州开发区包片开发,并花费了16万美元请了英国最有名的评估公司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的结果是不可行,因为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中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国家土地法也明确规定土地是不允许转让、出租和买卖,外国公司不可以有土地产权。

  为了解决土地政策难题,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专题小组进行研究。时任广州开发区条例法规处法规组副组长刘志煌回忆:“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方论证、反复研究,我们考虑把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

  当时关于土地使用权如何转让,颇费一番思量。转让,实际上还是买卖;出租,又担心被扣上“新租界”的帽子。后来,广州开发区发明了“出让”这个词—只是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使用”和“出让”,这样的处理模式与国家法律并不冲突。

  随后,广州开发区立即向国务院特区办汇报,报告一直打到中央领导那里,最终获得可以试点的回复。1988年3月21日,广州开发区在广州新港的海员大厦对第一批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招标。这是我国首次出让工业用地。

  广州开发区关于土地有偿使用观点的提出和实践,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国家宪法和土地法的修改。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改为:“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大部制” 改革红利吃了20年

  改革开放的国门一打开,外商蜂拥而至。1993年,广州开发区成立不到10年,工业产值就达到20多亿元。经济体制改革的腿迈出去了,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渐渐凸显出来。

  1993年,广州开发区创办9年,机构和人员越来越多,甚至显得臃肿:当时广州开发区地域面积只有9.6平方公里,工业产值20多亿元,但广州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的职能部门有20多个,机关干部职工人数达368人。

  机构臃肿、职能交叉带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同时也影响了经济发展。1992年,广州开发区工业产值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还低4.2个百分点。当时广州开发区干部职工情绪低落,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埋怨情绪,到了必须用机构改革理顺体制、释放活力的时候。

  1993年,广州开发区推行机构改革,率先实行“大部制”。通过改革,将区党委、管委会20多个工作部门整合为8个,编制由368人调整为241人。现在看来,1993年这次改革依然是十分超前的。改革把党委和政府“两张皮”捏合在一起,党委、管委会办公室合并,区纪委与监察局、审计局合并,组织部和劳动人事局合并。

  广州开发区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服务企业是重中之重。为了减少企业办事环节,1993年机构改革推行“大系统管理”,把经济综合处和企业管理室合并成立经济发展局;把基建规划办和征地建设办合并在一起,成立规划建设管理局,不仅精简了机构和人员,也简化了办事环节,避免了工作中的推诿扯皮,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1994年起,广州开发区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迅速成为全国开发区单位面积产出比最高的开发区,行政效率跃居全市前列。不能不说,这些都与开发区那次机构改革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和活力密切相关。

  “金雁文化” 创新社会管理新区宜居宜业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带来的狂喜让人们暂时忘记了其他方面的不足。富起来之后,矛盾却凸显了。

  对于广州开发区来说,最大的社会压力来自外来员工的管理和服务。广州开发区早期是一个纯粹的工业区,本地居民很少,文化设施缺乏,外来员工缺乏归属感,彼此之间又是陌生人。当时,外来员工的服务在民生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1994年,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宿问题,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建成了第一员工大厦和第二员工大厦,并于1995年成立广州开发区员工服务中心,负责两栋大厦的管理和入住员工的教育、培训,此举为全国开发区首创。经过1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员工服务中心总结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三自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雁文化”品牌。

  在广州开发区员工集中居住的乐飞家园,笔者看到,公寓配套设施齐全,网吧、阅览室、课堂、商店、餐厅一应俱全;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艺术排练场应有尽有,仿佛置身于大学校园。下班时间刚过,员工们陆续回到这里,他们或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或在艺术排练场弄琴鼓瑟,或在阅览室内品茗读书。

  在广州开发区,像乐飞家园这样的员工公寓有30多处。在区员工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这些公寓都建立了金雁党工团组织,这些组织的负责人和积极分子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中的骨干。他们带领员工成立了金雁艺术团分团、球队等社团,并在区员工服务中心的指导帮助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屡屡创新,使一个管理难度十分巨大的新区变成了宜居宜业的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