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外动态 >

湘潭开发区微观实践促“两型布局”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5-01-12 15:23
阅读:

  “两型”规划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紧靠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境内湘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

  作为两型示范区,湘潭开发区担负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任,其绿色发展对于湘江水质保护、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

  在九华的总体布局中,九华由三个组团构成,工业新区、滨江新城和生态保育区。各组团定位清晰,层次分明。组团间,通过规模水系专项规划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将湘江风光带、生态保育区和九华湖、兴隆湖、青竹湖等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水系循环、绿道相通的“绿网+蓝脉”的整体格局。

  在13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中,生态环境保育区就占了38平方公里,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业园区带来盎然生机。

  在38平方公里的生态保育区范围内,九华将以农村养老示范、生态观光农业、花卉苗木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农作物精深加工、户外体验运动等新兴产业为基础,建设集生态、环保、低碳、节能、和谐、健康六大特色理念的城乡统筹示范区。

  “将来,这里就是九华乃至长株潭的绿色后方、生态休闲的重要基地。”湘潭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喻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湘潭开发区的目标,就是要把九华打造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新型工业园区,让九华开发区的企业成为节能减排的“百亿企业”,共建九华开发区的绿色“千亿产业”。

  “两型”产业

  快速发展了十年后,湘潭开发区开始做“减法”。时间回溯到2013年5月3日,随着一声巨响,九华纸业高高的烟囱轰然倒下。

  这家最先进驻九华园区的企业,是典型的传统“三高”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污染大户”存在于一个引领“两型”发展的示范区,显得极不协调。面对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的博弈,湘潭开发区管委会作出了决择:关闭九华纸业。

  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九华转型的现实选择,更具前瞻性的举措是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九华“两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九华园区,世界最大屋顶电站项目——兴业太阳能30兆瓦集中连片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能为园区输送源源不断“绿色”动力,这意味着工厂的厂房不再是完全的能源消费者,而成为能源生产者。

  记者站在兴业太阳能总部大楼楼顶眺望,在阳光的照射下,园区厂房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散发着蔚蓝色的光芒。它们吸收光能,再通过一整套光伏发电系统转化成电能。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则积极破解转型难题,为“两型”产业发展作出了示范。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人民币对吉利汽车湘潭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生产高档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建设甲醇燃料汽车产业化基地,实现甲醇燃料汽车的量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整车6万辆,销售收入27亿元。

  泰富重工散料输送设备实现自动化,省力节能又可减少污染;利欧泵业的双吸泵、渣浆泵比同类产品节能4%-8%等,凸显竞争优势。

  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1至11月,湘潭开发区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为0.68吨标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52kg,同比下降25.7%。九华在“减”、“转”、“引”的抉择中,闯出了新天地,走出了新路径。

  “两型”生活

  在湘潭开发区138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东边是蜿蜒流淌的湘江。江畔,风光秀丽的九华湖德文化公园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每天都有游客前来玩耍。

  “我每天都会在公园里散步,看风景。”家住合山社区的陈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是银盖村的村民,一直靠种地为生。征拆后搬进了社区,住进了楼房,做梦也没有想到家门口会建这么好看的一个公园。

  “让九华人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才能实现长久幸福。在‘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坚守中实现绿色、低碳、资源可循环发展,保持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环境是美丽新九华的必然抉择。”湘潭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喻湘这样介绍。

  湘潭开发区的每一个社区,都按照“两型”的标准建设了环境宜人的家园。吉利社区是省级“两型”示范社区,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每个细节都体现了两型元素,营造了浓厚的两型氛围。

  九华在湘潭市率先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倡导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给排水实现了雨污分流、中水回用。虽然前期投入要增设一套管网,但从长远看,增强了雨水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湘潭开发区将“两型”理念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管理方面,建立了“智慧九华”综合指挥中心,利用科技手段服务企业和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全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可对公安、交通、城管、应急、民政、环保、劳动、计生等社会管理模块集中指挥。

  还有一组数据能够佐证“两型”理念深入人心。2013年,仅湘潭开发区在和平街道辖区内,就推广了4.2万只节能灯。湘潭市、区两级财政买单80%,村民、居民只要出20%的钱就可以买到名牌节能灯。2014年,湘潭开发区又陆续向区内的企业和响水乡村民推广6万只高效照明产品。

  2014年,湘潭开发区还组织开展了“两型”社区、“两型”企业、“两型”项目、“两型”村庄、“两型”家庭、“两型”机关、“两型”园区、清洁低碳园区等多个领域的“两型”示范创建工作。杉山社区和合山社区均被评为2014年省级“两型”示范创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