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外动态 >

南宁开发区打造社区党建品牌工作卓有成效

来源:
南宁日报
发布时间:
2015-01-20 16:15
阅读:

  社区服务工作如何,关键在于党建工作是否扎实有效。去年以来,南宁开发区根据市委提出的关于探索城市治理和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1+2”文件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开展社区深化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社区合理划分、解决社区用房问题、充实社区管理队伍、落实经费保障和打造党建品牌等一系列工作,为建设服务型社区夯实基础。开发区由此成为南宁市打造党建品牌、深化社区服务工作的样板社区。

  拆分社区 深化网格管理工作

  针对社区人口偏多,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增加等问题,开发区决定拆分大型社区为若干个小社区,深化网格管理。

  开发区原有的槎路社区、银凯社区和金凯社区3个大型社区,平均每个社区人口达5万至6万人,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开发区根据实际,将3个大社区拆分为15个小社区,拆分后最大的社区管理1.2万人,最小的管理4000人,为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为解决新增12个社区的办公场所问题,开发区那洪街道、金凯街道联合规划建设国土局,想方设法落实好原社区和新社区的办公场所和服务用房。目前15个社区中,每个社区已落实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用房,其中3个社区达1000平方米以上。

  开发区党群工作局副局长李微微介绍:“2014年,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根据居民需求,开展贫困户帮扶、‘微心愿’等活动,10月全体388个在职党员全部完成报到和‘微心愿’认领。截至去年12月底,共认领‘微心愿’412个并全部实现,居民反馈满意度达100%。”

  李微微还介绍,开发区“拆大社区为小社区”后,按500户左右为1个网格单位,原有社区“两委”成员、服务站工作人员、各类协管员、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等社区工作者,负责对网格内的民生民情进行分类记录和事务处理。每个网格设置1名网格长,网格协管员1至2名,形成“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管理在监控中”。

  因需施助 创新上门服务工作

  为了方便群众,银凯社区创新工作方法,因需施助。银凯社区党支部书记谭凤羽介绍,从2012年起,该社区开通了社区问询热线电话并印制成便民服务卡在社区内发放;社区还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经常到各个小区开展免费维修等服务。此后,社区群众一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社区。

  谭凤羽透露,随着社区服务群众次数的增加,原来的问询热线电话过于繁忙,使有预约需求的群众常常联系不上社区。为此,社区特地腾出一条专线,专门开展预约上门服务。不仅如此,社区还开通了银凯社区博客、预约QQ和社区论坛,社区居民可登录社区博客、QQ、论坛进行留言预约。自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以来,社区的预约服务从原来的每月6件上升至现在的20件,通过博客、QQ、论坛留言的预约服务累计达112件。截至目前,社区总共为居民办理相关事务600余件,居民反馈满意度100%。

  为了方便白天忙于工作无暇到社区办证的群众,社区还开通了晚上和周末服务。“过去到社区办事要么请假,要么拖着时间等。现在一个电话就可以预约上门服务,对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真的太方便了!”银凯社区居民陈先生说。

  尽心尽责 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银凯社区创新上门服务工作,不仅给居民提供了方便,还体现了人文关怀。在银凯社区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本预约服务登记册。工作人员黄榆甜说:“我们负责对电话、博客、QQ和论坛留言的预约信息进行登记和整理。登记时,根据居民需求,按证件办理、维修服务、扶贫帮困、纠纷调解、信访维稳和特别紧急等分为6类,并尽快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回复,解决居民的问题。”

  据介绍,银凯社区还利用登记在册的500多名志愿者这一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将志愿者按照参考预约服务的大项进行分类,在了解群众需求后,社区工作人员无法解决的部分需求便由志愿者负责联系并开展服务,大大弥补了社区服务人力资源的不足。

  “一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准备煮晚饭时,发现电饭锅坏了。因为刚租住这里不久,加上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时了,我不知道附近哪里有修家电的。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想起社区工作人员曾经给我发了一张便民卡,上面写有免费预约上门服务,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电话询问。”租住那洪街道宏建庄园西二里的满园女士说,“没想到工作人员当晚就来到我家,很快把电饭锅修好了。我这样在外租房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我觉得我们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

  开发区通过打造社区党建工作品牌,开创工作新局面,广大党员主动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让社区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党员是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