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天津自贸区 >

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调查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2-23 08:56
阅读:

   春节之前,记者来到天津开发区第二大街浦发银行自贸分行。大厅内,银行工作人员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打印票据的嗞嗞声在提醒人们,数千万计的资金正在电子数据系统内流动……

  “处在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前沿,我们认真落实‘金改30条’,探索各种跨市场、跨机构的业务合作与创新。”浦发自贸分行行长任怡告诉记者,“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单租赁公司中期票据,3.4亿元,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我行系统内的第一笔信托ABN业务(信托型资产支持票据),总金额10.8亿元,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首单”“第一”,对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三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紧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让主体活起来,账户通起来,资金动起来,权力少起来,走出一条极具天津特色的金融改革之路。

  制度创新:让企业“跑”起来一路绿灯

  “主体”好比“汽车”,越多越好;“账户”好比“高速公路”,要打通很多断头路,让汽车一路畅行;“资金”好比“汽车的燃料”,让汽车能够高速运行;“权力”好比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越少越好。

  刘通午,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透过他的办公室窗口,能够看到欧式建筑林立的天津解放北路。虽是隆冬时节,仍有游客驻足拍照,录下这条蜚声海内外的天津老金融街的荣光。望着路上往来车辆,刘通午用一套“汽车快跑”逻辑,介绍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之道。

  以“账户通起来”为例,中飞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直接受益者。该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旗下的46家成员公司──即为46架飞机各自成立的单机SPV公司,其中境内43家,境外3家,之前,在需要境外融资时,每一笔都必须申请外汇额度,很麻烦。

  在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的协助下,中飞租搭建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平台。租赁公司项下设置这样的平台,在天津首创,在全国也是首家。“有了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开展境外外汇资金境内归集、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外债额度集中调配,以及经常项下集中收付。在额度范围内,境内境外账户打通,既规避了汇率风险,也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真是一路绿灯的感觉啊”!

  制度创新,即便是一小步,也是强劲的动力源。中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孙惠敏说,各家银行都想方设法帮跨国企业提供全球统一视图,实现资金统一调拨和集中管理,让涉外企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真正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资金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是市场主体的“燃料”。资金充足且高效运转对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天津自贸试验区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帮其尽可能提升资金运转效率。

  金融人士总喜欢拿数据说话。刘通午说,到去年12月末,区内主体累计新开立本外币账户4.7万个;办理跨境收支1276.2亿美元,占全市跨境收支的24.4%;结售汇504.3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2729.9亿元人民币,占全市跨境人民币收支的41.5%,“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绿地森林效应逐步形成,改革红利不断显现,有力地支持了天津开放型经济发展”。

  服务创新:资金动起来、权力少起来

  融资租赁,天津占全国合同余额的三分之一。

  支持租赁业发展,是天津自贸试验区一大特色。业内对天津融资租赁业公认的评价:专业化、国际化、精英化。在刘通午看来,“很多高难度创新之所以在这里实现,正是因为这里的服务好,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机构急企业之所急、所想,创新都是问题导向催生的”。

  在人民银行天津分行316室采访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前,就是在这间会议室,我们接待中民投融资租赁公司。我至今还记得当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此前,中民投公司已经跑了不少地方,在全国多地都无法解决其物联网项目到海外融资的难题。而在这里,他们没想到,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外管局、国税局、发改委等负责人早已济济一堂,准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带着问号而来,带着惊喜而归,天津的诚意感动了中民投。去年,公司又在空港注册了一家健康租赁子公司,他们认准天津的服务了。

  与其说是政策创新的高地,不如说是服务创新的高地。数据显示,到2017年12月,天津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82家融资租赁类公司办理收取外币租金20.7亿美元,办理售后回租项下外币支付货款2.1亿美元,企业减少汇兑损失最高达2%。在支持租赁公司实施外债意愿结汇等方面,实现了多个全国“首单”和“第一” ,充分发挥了天津租赁特色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去年,中信银行天津分行发行了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首单熊猫债(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分行国际部总经理陈坤介绍:“我们同时利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帮助这家企业将其大额募集资金回流境内,用于境内子公司日常经营使用,支持境内实体企业的发展。”

  服务做加法,审批做减法。眼下,让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深为受益的外债宏观审慎监管、A类企业货物贸易收入不入待核查账户、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10项政策,已在全国推广实施。浦发银行天津自贸分行行长任怡说,每一项政策对企业来说都是沉甸甸的利好。比如,之前A类企业需要用钱,必须凭相关材料并由银行进行联网核查后办理结汇或者划出手续,比较繁琐。新政简化了行政审核,使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最高提升近90%;跨国公司外汇集中运营则帮助企业提高平均资金周转率达50%以上……

  协同创新:服务京津冀,辐射更广远

  为国家试制度、为区域谋发展,自贸试验区的使命与生俱来。

  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既是中央对设立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也是其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年过去了,成果如何?

  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环保一体化比起来,金融协同发展显然要难得多,但成效依旧可圈可点。事实上,这几年京津冀路桥通达、环保改善的背后,都少不了三地金融机构联合精准投放的身影。

  截至目前,区内已有二十多家金融机构与京冀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跨区域支付结算、异地存储、信用担保等同城化服务上取得实质进展,三地跨区域金融协同创新与合作不断加强。

  仅农村金融机构,三地就有6000余家网点柜面、万余台ATM,全部免收个人客户跨区域存取款、转账手续费。天津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或河北农信社的客户之间,都能享受三地资金跨区域无成本流通。

  早在2016年8月,注资规模100亿元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就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设立。该基金对引领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带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等地区发展,起重要支持作用。

  说到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辐射作用,各家银行都能列举一堆案例。中信天津分行与兰州分行合作开展了“银租+”融资租赁业务,通过售后回租的形式,帮助在兰州的境内承租人借入境外低成本外债,同时,在支付租金环节,直接支付外币租金,有效地规避了汇率风险,“真正将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延伸辐射到西北地区”。

  创新引领,激活一池春水。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正在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业之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