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外动态 >

徐州开发区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
徐州开发区
发布时间:
2014-12-08 14:56
阅读: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打造升级版开发区。

  一、坚持科学规划,向现代化城市转变

  城镇化是由工业化不断推动的,新型城镇化也应有新型工业化配套。开发区坚持以产聚城、以产兴城,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三规合一”,深化城市设计,科学确定高铁生态商务区、东陇海产业带、徐贾工业走廊,工程机械产业园、清洁技术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等功能定位,实现辖区总体规划全覆盖、分区规划同演进。二是加大载体建设。加大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动骨干路网、河湖水系、景观绿化、配套管网等各项工程,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抓好高铁商务区二期基础设施。按照“两轴、七区”的空间结构,打造创新研发中心区、现代物流商贸区、生态宜居新城区和生态休闲旅游区四大功能板块。三是招才引智。加强人才的战略性整体性开发,制定《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意见》和《关于紧缺型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实施办法》,推动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集聚,以人才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高效配置

  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大力整合土地资源和项目资源。一是坚持集约节约。重点发展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协调发展专业特色园区。严把新上项目建设容积率、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经济效益标准,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引导小微企业租赁生产。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不良项目的“二次开发”,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二是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强化资源与资本、科技与产业、企业与高校“三大结合”,建立“政产学研金”合作机制,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支持大企业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缔结合作联盟,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并购、收购国内外研发机构。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创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为契机,加强科技成果应用,推动尖端适用技术产业化,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领军企业和外贸出口骨干企业,培植一大批“专、精、特、优”型中小科技企业。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全方位强化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在国内外打响更多的徐州经开区名产名品,进一步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促进产业集聚,助推新型城镇发展

  注重产业定位与城市功能的契合,使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宜业平台,建设宜居环境。一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依托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城镇化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为主要平台,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园、电商产业园、生态研发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升级和新能源项目引进。加快实施颗粒硅技改、N型硅单晶电池厂改造,建设系统集成工厂,构建完整的先进光伏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分布式天然气项目、LNG集装箱运输项目地区总部的建设进度,构建新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三是打造全球先进的新光源产业链。推进新晶体LED产业项目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的照明产业;支持扩大PSS外延片生产,打造国内最大的外延片生产基地;加大封装应用产业招商力度,推动全国特色照明产业基地建设。

  四、加快和谐发展,深入改善民生民计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大力促进增收富民。落实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更大力度增加就业创业,千方百计扩大物业产业,完善征迁补偿办法惠利于民,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广开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大力强化社会保障。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按照保住基本、兜住底线的原则,完善“均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社会综合保障水平。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治区。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法治教育,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依规做好信访维稳、征迁安置、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工作。